联盟圆满举办第三期中关村公益大讲堂

中关村联创产业联盟公众号2018-10-12

联盟圆满举办第三期中关村公益大讲堂

金秋十月,“中关村创新创业季2018”系列活动10月9日正式在海淀拉开序幕。“第四届军民融合发展高技术装备成果展”也于8日在军事博物馆开幕。第三期中关村军民融合公益大讲堂紧锣密鼓开展起来,送给大家一场饕餮盛宴!!

10月10日上午9时,公益大讲堂现场高朋满座,座无虚席。本次讲座在海淀区政府、中关村管委会、海淀园管委会、海淀区双拥办的领导和支持下,由中关村联创军民融合产业装备联盟主办。科技日报社总编辑刘亚东先生,发表超级演讲。这是自中美贸易战和科技战爆发以来,刘亚东先生又一倾情力作。

中关村军民融合公益大讲堂特别邀请科技日报刘亚东总编,系统讲述他多年工作积淀与潜心思考、且是事关国家科技创新发展、事关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一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的重大课题----如何推进科技领域军民融合,尽快突破“卡脖子”瓶颈。

联盟也以此为契机,广纳真知灼见,

广聚军地资源,广交科技领军人才,

开阔视野,增进友谊、激励创新、

为未来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寻求新思路、拓展新途径,

与军民融合领域各级领导、企业家代表、

海淀区科技界领军人才;

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有关专家学者及师生代表;

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军民融合发展

国家战略的有识之士一道,

共同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军民融合:美国人是这么干的

       刘亚东老师首先以美国军民融合的发展为切入点,从“军转民”角度看,美国军用项目溢出至民用领域的案例不胜枚举,包括超级计算机、互联网、GPS、纳米技术、汽车燃料电池等。从“民参军”角度来看,美国军费开支中约有一半左右来自民营企业。

       实际上,从世界闻名的DARPA到新近成立的DIUx,从“闭关造车”到“开门搭台”,再到如今主动“走出去”迎接外部取之不尽的创新资源,美国的军民一体化程度一直在不断加深。在美国国防工业顺利转轨的背后,政府对于技术创新模式的探索功不可没。

“民参军”:时代的命题

     “民参军”在我们国家,似乎矛盾更加尖锐,问题更加突出。国防科技工业和武器装备建设只有面向市场、面向世界、向军工企业、非国有企业开放,才能拥有未来。

“张小平们为什么要走”

       刘亚东老师通过近期热议的“张小平事件”分析揭示,举国体制是我们的优势,不应沦为新时期科技发展的负累。实际上,不论国家队还是民间队,只要能推动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就是爱国队;不管人才在“墙里”还是“墙外”搞科研,都是在为国家科技进步作贡献。

如何解决当前诸多卡脖子的技术瓶颈问题

       在强调合作共赢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搞清楚那些技术可以和别人共同开发,哪些可以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哪些可以引进但必须安全可控,哪些今天不得不引进但将来要实现国产替代,哪些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开展攻关并取得突破。

看不见的手:灵与不灵

       中国的军民融合只能是市场经济中的军民融合,市场能发挥的作用是任何一种号召、指示或行政命令都无法比拟的。

军民融合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军民二元分离

       应该认识到单打独斗模式如今已经无法适应重大科技攻关需求,跨团队,跨学科,跨领域的开放式科研架构是大势所趋。

       刘总编从提升社会生产力、军队战斗力、军民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的高度,全面客观系统地阐述了科技协同创新、军民融合发展、把科技的命门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的总体构想、实现路径和政策策略选择。以鲜活的例证、精确的数据、平实的语言,深刻诠释了民参军这一时代命题,军民融合推动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引领军民融合,充分发挥好市场和政府的作用,推动科技领域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等问题,再次精心酿造了一顿极具思想性引领性创新性和指导性的精神大餐,使所有听众受益匪浅。对刘亚东老师为我们带来的精彩演讲致以最诚挚的感谢!

       本次参会人员200余位,参会单位来自陆军研究院、空军研究院、火箭军研究院、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空军指挥学院等单位及高科技企业。